Linux在使用檔案系統時, 會對檔案系統給予可供系統進行安全性維護的參數與相關資訊, 可以透過以下指令來顯示:
tune2fs -l [filesystem]
在較大的檔案系統時(數百GB或是TB等級), fsck的動作往往需要數小時才能夠完成(1T約需4小時, 依disk速度有所差異), 因此為了避免系統在使用此類檔案系統時, 因為預設的保護機制而進行check動作(當然, 你自己必須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原因該手動做check)造成大量時間的浪費, 可以修改filesystem兩個參數來滿足此需求
簡單列出使用上述指令後, 與check動作有相關的資訊:
Last mount time: Tue Mar 6 15:17:14 2007 Last checked: Mon Dec 18 17:37:50 2006 Check interval: 0 (<none>) Mount count: 8 Maximum mount count: -1
會進行check的條件為,
last checked – last mount time > check interval
或是
mount count > maximum mount count
check intarval = 0 表示不受mount時間決定是否進行check動作
maximum mount count = -1 只是在顯示時為 -1 的值, 其實在設定時是設成 0 , 即不受mount次數決定是否進行check動作
check interval預設值為 0 , 而maximum mount count的值似乎不一定(?), 因為在使用經驗上, 曾有22也有31過, 似乎會與filesystem大小有相關, 有待查證~
發表迴響